陕西传媒网讯(记者 余诚忠)8月20日,记者在陕西省文物局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在今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期间,陕西各地将陆续举办包括《延安与中国抗日战争》、《国际友人在延安》、《理想之路》等14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型专题展览活动。
今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适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陕西延安作为抗战期间中共中央所在地,成为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指挥中心和战略总后方,遗留了大量宝贵的抗战文物资源。
陕西4处遗址被列入国家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发布会上,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周魁英首先介绍了陕西省抗战文物遗迹相关数据。据介绍,目前陕西省抗战文物遗迹500多处,其中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延安革命遗址、西安事变旧址、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旧址、瓦窑堡革命旧址、洛川会议旧址等1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4处。
周魁英指出,虽然陕西省抗战文物总量上不占优势,但遗存的抗战文物遗迹大多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中央所在地,是我国重要历史转折、重要会议、重大战役、重大事件发生地的历史见证和遗存,历史地位极其特殊。
在2014年8月24日,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80处,陕西省有4处被列入,分别是西安事变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瓦窑堡革命旧址和洛川会议纪念馆。
近期将举办14场大型抗战胜利70周年专题展览
为了配合做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陕西省文物局和延安市政府将于2015年8月27日~10月27日举办《延安与中国抗日战争》展览,全面反映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为抵御侵略、争取民族解放的艰辛历程,深刻体现延安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新内涵和伟大现实意义。展览首展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举行,之后将在国家博物馆、华东地区、重庆等地巡回展出。
纪念日期间,陕西省各地还将陆续举办14场大型展览活动,通过举办展览,让广大人民群众“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的贡献。
抗战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初见成效
发布会上,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周魁英还介绍了近年来陕西抗战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相关情况。据介绍,目前,延安革命遗址等重要抗战文物保护状况良好,展示内容丰富,教育作用凸显,成为宣传陕西、建设陕西的亮丽名片。
据了解,近年来,中、省投入资金2.2亿元对延安革命遗址、西安事变旧址、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旧址、安吴堡战时青年训练班旧址等50多处抗战文物进行了全面保护维修,新建了延安革命纪念馆。截止目前,受灾的5处18个点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革命旧址保护工程已经全部完工,共投入资金1.4亿元。
陕西省文物局结合“一号工程”、延安抢险保护项目的实施,对与抗战文物相关的山体边坡进行了加固,疏通了道路,完善了排水系统,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备。延安市委、市政府决定实施“中疏外扩、上山建城”的城市发展新战略,建设新城,保护老城,开展枣园、杨家岭、凤凰山等“十大”革命旧址保护提升工程,解决长期以来城市建设对革命旧址保护及周边环境影响的突出问题,目前各项工程初见成效。
近年来,陕西省文物局以提升调整为重点,积极指导枣园、南泥湾、杨家岭、安吴青年训练班等50余处抗战文物充分挖掘自身的文化内涵,讲好自己的故事,通过声、光、电和视频、3D等展示形式,给广大观众提供丰富的文化大餐,陕西省省抗战文物平均每年举办各类陈列展览80余个。同时,陕西数字博物馆制作了近20家红色纪念馆、革命旧址的三维虚拟展馆,供观众在网上参观游览学习,增强了公众教育功能。
此外,随着红色旅游的不断发展,陕西省各抗战旧址相继推出“我的红色足迹——家乡圣地行” “小南市跳蚤市场”“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全家总动员” “我是小八路”等体验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参观。据统计,全省每年有1000多万游客参观抗战文物,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
(责任编辑:任湘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