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晚,一艘从南京驶往重庆的“东方之星”游轮在长江中游湖北监利水域沉没。客船上载有456人,其中旅客405人。目前救援还在紧张进行中,人们在祈祷平安的同时,心中也充满了很多疑问。
沉船内还有生命迹象吗?救援难度有多大?为何获救者不多?为什么失事船只没有及时发布求救信号?真的刮龙卷风了吗?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轮船倾覆?我们为你带来长江沉船事件几个疑问全解读。
救援难度有多大?
救援人员在船体底部浮出水面部分进行敲击,过程中船体内有人进行了回应,所以至少能证明船体底部区域有人生还。同时,救援人员靠敲击的方式来确认裸露出来的底部范围,对没有回应的部分小心地进行切割处理施救。
由于船体有四层,且倒扣在水中,船只很难扶正,对于救援来说,难度非常大。“目前已经有潜水员下水观察打捞”,但长江泥沙较多,可视度较差,也给搜救工作增加了难度。
长江海事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东方之星”大型豪华游轮突遇龙卷风,在一两分钟之内倾覆倒扣在水中,当时船上大多数人都准备休息。因此,事故发生时该船没有向外发出任何求救信号,目前已沉入江中,呈倒扣状,给救援工作造成极大困难。
据海事部门介绍,在海事搜救中有“黄金4小时”的说法,即发生事故后四小时是最佳搜救时间,目前距离客轮倾覆已过去20小时,且客轮为瞬间倾覆,后续搜救工作不容乐观。
为什么船长和船员得救了?
专家分析,船长与轮机长先逃出来,可能因为其对外面的判断要比一般旅客要好,他们经过培训,逃生概率大。也存在这样的可能性,他们出来看下发生什么事,就立刻被甩出去。
公安部门称,该船的船长和轮机长已被长航公安局控制。具体情况需要等待警方进一步调查。
为何没有及时发布求救信号?
据被救上来的船长及船员描述,7个人从沉没的地点往岸上游,到了岸边报警。失事船只为何没有及时发布求救信号呢?
一般来说,船只发出求救信号有多种方式,“手动、自动应该都可以”,而此次没有发出求救信号,可能是因为“船只翻得很快,或者是疏忽,都是有可能的”。
真的刮龙卷风了吗?
此前据长江海事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东方之星”游轮,突遇了龙卷风。湖北省气象局称,沉船发生之时确实有龙卷风引起的局地12级大风。6月2日上午,中国气象局派出专家组到长江沉船江段现场查看。综合气象监测、气象雷达监测资料和现场查看分析,专家认为,事发时段当地出现龙卷风,风力12级以上,龙卷主体位于江面,水平尺度不足1公里,龙卷持续时间15至20分钟,属局地性、小尺度、突发性强对流灾害天气。
翻船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东方之星”轮船长76.5米,型宽11米,型深3.1米,总吨位2200吨,核定乘客定额为534人,1994年2月建造。涉事游轮曾被交通部评为“部级文明船”。南京海事局称,该沉船的设计抗风标准为10级。
有分析称,翻船与船的初稳性有关。一般来说,初稳性与重心有关。重心低,初稳性高。而“东方之星”等长江旅游客船后期往往再装修导致重心偏高,高档客房往往在高层。内河航行的船吃水比较浅,上面建筑很大很高,所以船的重心很高,导致被风吹很容易翻掉。
湖北日报此前报道称,国务院将事故定性为“因大风大雨造成的沉船事件”,随后发布道歉,称甄别把关不严,原报道源于一次内部会上专家的阶段性分析,不准确、不权威。
因此此次翻船事件的确切原因还有待进一步调查。
为什么船上有这么多老人?
从公布的船员名单上看,有多名八旬老人,其中两名1932年出生的83岁老人年龄最大。游轮上还有三名未成年儿童,最小的年仅3岁,来自天津。大多数游客多为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出生,六七十岁的老年乘客居多。
船上为什么有这么多老人?这是因为,第一,目前不是全国性的假日(暑假也没来临,老师们也没放假),能够抽出大量时间旅游的,老年人一定居多;第二,老年人跟团旅游,一般都是选择“低价团”,而低价团的出行方式,以汽车、轮船为主。
老年人多,对救援的乐观程度会造成很大影响。1.不会游泳的人占比多;2.在夜晚的江面上,扛冻的能力差;3.能够坚持,等到救援的希望小。
据新华社、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任湘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