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西正在创作中
《黄河老艄公》
刘文西,1933年出生于浙江省嵊州,现任中国美术协会顾问,中国当代画派联谊会主席,陕西省文艺界联合会顾问,西安美术学院名誉院长,黄土画派艺术研究院院长,全国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曾任全国文艺界联合会委员,中国美术协会副主席,中国画艺委员会委员,历届全国美展中国画评委会委员,全国首批百位名师称号获得者。刘文西的重要作品有《祖孙四代》《山姑娘》《毛主席和牧羊人》《东方》、《解放区的天》和巨幅系列长卷《黄土人》等近百幅。出版各类画集作品集多部,人民币上的毛泽东画像即为刘文西所作。
在中国画坛,提起刘文西,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为刘文西是当代中国画坛开宗立派式的人物。他的绘画,代表着中国画写实风格的发展,他的艺术精神,表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奉献精神,他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82岁高龄依然笔耕不辍,2015年1月18日新创作的《受苦人的故事》,2015年2月8日创作的《黄河老艄公》再次向世人展示他老人家顽强旺盛的创作力和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永远为人民创作,为人民大众鼓与呼。画中人物真真切切、朴朴素素、实实在在、自自然然,在朴拙亲切中揭示了中国农民的人性美,堪称为具有思想含量、艺术质量和历史价值的经典之作。不久前,他老人家不顾年事已高,又率领黄土画派采风团一行十八人赴贵州、南宁进行文化交流采风活动,这种不断超越自我的拼搏奉献精神,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作为当代主流美术家之一,刘文西始终坚持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和《习近平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一贯坚持党的文艺方针政策,不断地深入生活,走到陕北农民群众中去,不断地艰辛创作。在先后上百次的陕北及全国各地采风活动中,他积累了大量的创作素材——各式速写两万余张。在这片雄浑深沉的黄土地上,他与陕北农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并在他的创作中也力图刻画他们特有的气质和性格。他用独特的视角和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成功地塑造了黄土高原上农民的形象,被称为“黄土画派”的领军人物,更是中国当代画坛的一面旗帜。
《耕读传家》 王有政
劳动最光荣,劳动者最伟大。4月19日至28日以中国美协顾问、西安美院名誉院长、黄土画派艺术研究院院长刘文西为团长,郭全忠、戴希斌为副团长,率领黄土画派采风团一行十八人赴贵州、南宁进行文化交流采风活动。特邀原西安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朱恪孝参加本次采风活动。随行的画家还有马西光、程征、马继忠、蔡嘉励、樊昌哲、陈联喜、石英等。艺术家们当天下午到达贵州,紧接着乘坐大巴车前往贵州凯里学院参加座谈暨客座教授聘任仪式。凯里学院副院长姚仁海教授主持,凯里学院吴军院长介绍学校近年来发展的情况,刘文西代表黄土画派作了重要讲话。吴军院长向朱恪孝、郭全忠、马西光、程征、马继忠五位专家频发客座教授聘任书,在参观凯里学院艺术学院师生作品展时,刘老为师生题字“描写苗族人民形象,有特色有人物性格,抓住了灵魂内在感人的东西。”并和同学们愉快地进行了学术示范交流活动。
《俱往矣》 郭全忠
4月20日黄土画派采风团参观历史文化名城镇远县红色景区,周文达故居及和平村,镇远县桂花村,镇远古镇采风写生。4月21日采风团艺术家参加了镇远县“报京三月三”讨葱文化节。这盛大的民俗活动使艺术家们万分激动,心潮澎湃的记录下了这一感人的场面。农历三月三是侗族独有的传统播种节,寨上各家主妇都精心准备了节日的新装和食品,衣着不同的民族服饰,姑娘小伙子结伴到田边捞鱼虾、讨葱蓝、对情歌,整个寨子准备了笛声、铁炮、糯米、油茶、米酒举行了隆重的送客仪式,体现了侗族人民活泼向上的景象。这是一个民族集体文化的集中体现。传统节日的传承,展示了中华文化魅力,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有着重要的意义。随后采风团来到黎平县肇兴侗寨,从江县丙妹镇沙侗寨,芭沙苗寨,榕江县栽麻乡一路走来,两天一路上一直下着小雨,像雾似的雨,像雨似的雾,丝丝缕缕缠绵不断。也挡不住艺术家激动的心情,记录下这美丽的村寨。艺术是生命的源泉,艺术是飞射出去的彗星;艺术是人类伟大的灵魂!只有通过艺术,生活才会变得多姿多彩!人生活在艺术氛围中,便会学得聪明,人也会变得快乐起来。
《吉祥树》 陈光健
黄土画派是一支精英团队,创作出一大批优秀的作品,一个优秀的团队文化,才能酿造出优秀的人才,这就是黄土画派。25日至26日采风团前往瑶山古寨,南丹县里湖乡怀里村,人间奇绝地荔波“小七孔”采风写生。在南丹县里湖甘河召开了研讨会,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程征主持研讨会。南丹县书法协会副会长李世强,南丹县文化体育局局长冉秀书也参加了研讨会。27至28日采风团前往南宁参观广西民族文化博物馆,感受到五彩缤纷的民族服饰,不同民族用的劳动生活用品都显示着民族特色。
黄土画派每年计划组织七八次下基层写生采风活动,走遍了全国最具有民族特色的地方,了解不同的民族生活方式,用画笔记录下民族特色,创作出了许多感人的画面。黄土画派长期坚持正确的文艺方向,推动了陕西美术事业的发展,创作出一批有意义有生命力的作品。最根本的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一切优秀的创作都源于人民群众和生活。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所有的艺术家以劳动托起中国梦,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回报社会。
黄土画派艺术家贵州采风集体合影
黄土画派介绍及宗旨
黄土画派是继长安画派之后又一个令世人瞩目的绘画艺术流派,它是以人物画为主,由原西安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刘文西所创。黄土画派是扎根于黄土地、崛起于黄土地、辉煌于黄土地的美术画派,是中国画坛上的一株光彩夺目的奇葩。以西安美院为主体的学院式画派,他们的作品形成了阳刚豪放、雄浑大气和勃勃向上的理想现实主义风格。以中国美协顾问、西安美术学院名誉院长、黄土画派创始人刘文西为代表的黄土画派,长期以来在毛泽东同志《讲话》精神的指导下,栉风沐雨,不畏艰辛,向生活寻找创作源泉,向人民群众汲取营养,创作了大量反映生活战斗在黄土地上的人民群众改天换地英姿风采的艺术作品。在他的带动下,形成了以刘大为、杨晓阳、崔振宽、陈光健、王有政、郭全忠、戴希斌等100多位画家为骨干的黄土画派。他们活跃在黄土大地的山山水水和沟沟峁峁,为黄土高原和西部的崛起挥彩泼墨、擂鼓放歌。
黄土画派提倡要向生活学习,向人民学习,向传统学习,向世界艺术学习,向时代学习,从而全面汲取营养,加强人物画创作,提高人物画创作的水平,使人物画更具有深刻的个性和艺术魅力。人物画既要继承发扬传统的造型艺术规律和笔墨表现力,又要汲取西洋画严格深入的造型基本功力,力求在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个性的同时追求强烈的地方特色,创作出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鲜明时代感,能打动人心、催人奋进的人物画;同时也重视山水、花鸟画的创新,创作具有浓厚地方特色,鲜明个性和时代精神的崭新的山水和花鸟画。山水花鸟画要开阔视野,扩大题材,既要有传统功力又具有时代新鲜感,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鲜明的时代色彩,创造出具有感染力的山水花鸟新作品。总之,要熟悉人、严造型、讲笔墨、求创新,植根黄土画人民,表现时代出精品。这是他们创立黄土画派的心愿和目的。
(责任编辑:任湘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