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记者在海东市乐都区光荣院里看到,退伍老军人祁善荣精神饱满地和其他老人们一起吹拉弹唱,练习扇子舞。今年82岁的祁善荣告许记者,他的儿子因公牺牲,孙子孙媳远在西安工作,他和老伴在乡下生活十分不便。2012年,区武装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他们老两口被安排住进了光荣院。如今,他和其他五保户、孤寡老人们住在一起,生活起居有人照顾,看病就医全由政府管,每年还能领到优抚费,生活得十分幸福。
乐都区是我省的“双拥模范城(县)”,近年来,乐都不断强化“居安不忘思危,致富不忘拥军”的国防意识,区党政军领导始终把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作为新时期双拥工作的重中之重,促进了双拥工作的开展。
乐都区委、区政府把国防双拥宣传教育列入年度宣传教育内容,列入“六五”普法工作计划,列入党校干部培训教育内容和群众文体活动之中。人武系统利用每年民兵训练、征兵时机,在基层干部民兵、应征入伍对象中开展专题国防教育。在广大官兵和群众中开展了“团结创建月”活动,通过采取理论宣讲、政策解读、风俗了解等形式,使官兵和群众遵规笃行。
乐都区委、区政府把服务军队建设、为复退军人办实事作为拥军优属工作的重点,主动为部队训练、演习提供交通、安全、食品、场地等保障,每年落实专项工作经费,加大国防事业投入力度,制定优惠配套政策,先后投入1053万元,为部队办实事、解难题。
不断探索完善制度政策体系,做好随军家属就业、子女入学、退役军人安置和优抚工作。2012年以来,全区共接收退役士兵211名,为选择自主就业的168名退役士兵发放地方一次性补助金962万元,对35名符合条件的退役士兵进行了安置,组织161名退役士兵参加技能和创业培训。对全区595名重点优抚对象进行网上“一站式”医疗救助,将434名慢性病患者纳入大病医疗救助,发放救助金67万元。结合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项目,投资886万元,为422户优抚对象进行危房改造,新建房屋2.5万平方米。把军休干部的看病问题纳入社会化保障,实行实报实销。
乐都驻军部队组织广大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积极投身乐都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乐都区寿乐镇土官口村成立全省首支女子民兵连,坚持开展真打实备训练、植树造林绿化、主动巡山护林、宣传文明新风和创业致富等工作,走在了全省民兵建设的前列。96361部队捐资10万元帮助寿乐镇和高庙镇20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消防官兵为雨润镇刘家村及青海天露养殖场免费送水,义务献血2.4万毫升,并资助区职业中学聋哑班学生。武警区中队开展法律咨询,发放法律宣传资料,受教育群众达7600余人(次)。武警251中队积极做好驻地防洪战备及抗洪抢险工作,及时疏通驻地排洪沟,为当地群众排忧解难。区各驻军警部队还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共植树4.5万棵,营造“国防林”、“民兵林”、“双拥林”17片。育林护林分队常年巡山护林,配合公安机关打击乱捕乱猎、乱砍滥伐等违法行为,制止毁林事件15起,扑灭草山火灾9起。
乐都军地双方还通过建立健全联席会议、隐患排查、信息共享、力量配置、纪律检查等协作机制,积极营造了党政军民携手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推动国防事业发展、构建和谐稳定社会的良好氛围,军警民关系持续向团结和谐融洽深入推进。(辛元戎 应存业)
(责任编辑:吴婧)
(责任编辑:任湘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