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30多年一路打拼,创办了一个又一个企业,为国家、为社会不断创造财富。他,始终感恩军营,一个人带动身边人拥军,激情做事,真情爱兵。他就是吴桂明,一位闵行区优秀的民营企业家,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老兵。
社会化拥军共筑强军梦
当过兵的人最珍惜当兵的历史,始终念念不忘军营的“教育之恩”,说起对部队对军人的感情,吴桂明透出一份自信与真情。在创办企业的过程中,他坚持回报社会,特别热心拥军优属工作,把大量的心思和精力放到与部队官兵打交道上来。他带着员工长期与周边部队结对共建,每年都吸收安置退伍军人到大华集团工作,逢年过节逐个部队走访慰问,为官兵们宣讲他自己创业自强的经历,帮助部队官兵解决实际困难,部队官兵亲切地称他为“贴心的老大哥”。
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带动大家才能汇聚更大的力量。闵行区经济发展势头强劲,非公有经济群体力量强大,拥有民营企业5万多家、从业人员43万多,占到全区经济份额的三分之一强,这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为此,吴桂明主动找到区双拥办等部门,要求在民营企业中成立拥军协会,壮大社会力量合力拥军。在他的积极争取下,2006年10月,闵行区新经济组织拥军优属协会光荣成立,吴桂明主动承担协会领导职务,先期就发动63家民营企业加入进来,拥军优属一时成了民营企业家们最热心的事。
吴桂明和民营企业家们发起的一系列拥军优属行动,在激发民营企业家致富思源、奉献国防的爱国拥军热情的同时,也召唤着更多有责任、有担当的民营企业家们加入到共筑“强军梦”的行列之中。2013年6月,新经济组织拥军优属协会更名为两新组织拥军优属协会,成员已经发展到140家,协会成员企业先后安置了120多名军嫂和复退军人就业,成为闵行区双拥行动的一支生力军。2012年8月,闵行区新经济组织拥军优属协会被上海市委、市政府和上海警备区表彰为“上海市拥军优属先进单位”。
凝聚强军兴军正能量
上海警备区预备役某高炮团政委吴伟,在上海服役已经20多年,“我真的感觉到非常幸福,因为上海在拥军工作方面做的非常扎实,可以说,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来到闵行时间虽然不是太长,但是在与吴桂明会长一起工作的三到四年中,他深深的感觉到,吴桂明是一个凝聚强军兴军正能量的人。
“就拿我们团来说,因为我们是预备役团,要靠军民融合式发展来做工作。每年我们外出驻训,车辆非常多,要拖火炮,官兵要摩托化开进。我们的汽车坏了,都是吴会长派人给我们修理,特别是我们战士退伍的时候,吴会长都要前来慰问。我们军官专业也比较多,每逢他们搬家,吴会长就会派车来帮助我们的干部处理一些生活上的困难。”吴伟介绍。
今年,是其所在预备役师建师22周年,在军区的要求之下,他们第一年搞全市快速集结动员。但是根据上海的发展情况,全市的快速集结动员没有这么大的场所来容纳,所以市里决定每一个团一个场所。吴伟所在高炮团驻扎在闵行,光是团里的重型装备就有100多辆,人员集合起来有1600多人。“当时我们看中了一块可以容纳大约2000人和装备的集合场地”吴伟说,经多方打听,原来这是吴桂明企业的一处培训基地。
在得知部队的需求之后,吴桂明二话不说,当即表示“我的驾校培训可以停下来,部队训练是大事。”在之后的七天中,他免费提供这块场地,为该团的驻训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事后,当部队方面提出给予物质方面的补偿时,吴桂明婉言拒绝了,他说“我做这些,不是为了金钱。只要部队有需要,只要我有这个资源,你们可以无偿的使用”。
“这也是我们第一次进到吴会长的办公室。他的办公室里只有一张桌子,一张沙发和一张椅子,桌上的烟灰缸也已经烂了一个角。”吴伟说“就是这样一个在当地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他的生活非常的朴素,但是他对部队的关心和关怀却不遗余力。”。
不为名,不为利,也不图一些物质上的享受,吴桂明就是这样一个身上凝聚着强军兴军正能量的人。在拥军的道路上,他的足迹遍布闵行44家驻军单位,只要能为部队尽自己的一份力,他的心里就非常坦然。这位一路拼搏的退伍老兵,以他的真诚、执著,高举一面情系国防、爱国拥军的大旗,引领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社会化拥军的行动中,在闵行区乃至上海全市营造了军爱民、民拥军的生动局面,为驻区部队官兵践行“能打胜仗”的强军目标注入了无穷的精神力量。
(责任编辑:吴婧)
(责任编辑:任湘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