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市近年双拥工作综述
2015-07-10 15:16:05   来源:四平日报

积极开展覆盖全市社区的岗位拥军工作,与空军某部开展的“两联”活动(联合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联合践行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军政、军民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双拥工作盛况空前。

2012年,在连续五次被国家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后,我市第六次成为了全国双拥模范城。

成绩,代表着过去;荣誉,是新的起点。

从2012年至今,全市上下在充实完善教育拥军老品牌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双拥工作思路,率先成立了全国地级市第一个拥军协会,积极开展覆盖全市社区的岗位拥军工作,与空军某部开展的“两联”活动(联合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联合践行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军政、军民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双拥工作盛况空前。

市委、市政府对双拥工作高度重视,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始终坚持把双拥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和社会工程来抓,摆到创建和谐社会的大局中去思考去谋划,并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部队建设总体规划,纳入党政军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范围,不仅领导协调到位、计划落实到位,而且目标管理到位、经费保障到位。目前,全市建立各级双拥组织126个,其中地方109个,部队17个,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网络。

市委、市政府把双拥工作纳入议事日程,主要领导带头亲自抓落实。帮助空军某部场站解决舍务楼、文体活动楼维修资金,帮助武警支队、消防支队官兵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驻平部队首长对我市全力支持部队建设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

我市拥军协会有效整合全社会资源,成为了社会拥军的排头兵。拥军协会由市委书记刘喜杰亲自挂帅任名誉会长,下设31个分会,在拥军优属活动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通过紧锣密鼓的系列活动把全市的拥军工作推向高潮。先后开展了“八进军营”活动: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进军营,慈善拥军暨驻平百名困难军人家庭救助行动——投入40万元资金救助了300个困难军人家庭,送戏到军营,图书进军营,驻平官兵健康大行动,法律援助进军营,消费维权进军营,婚恋服务进军营,一项项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效果明显。

有效推动双拥工作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创建的有机结合,是我市军地开展“两联”活动的初衷。活动开展以来,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加强军地共教共育,构建核心价值培育新格局,开创双拥共建新路子,真正体现了抓在当前,利在全局,功在长远。正如市委书记刘喜杰在两联活动动员部署大会上指出的那样:我市近年来对双拥工作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在军地融合、双拥共建方面走出了四平特色之路,军政军民团结的局面日益巩固。“两联”活动,成为了我市军地优势互补、融合发展的又一品牌。

2014年,作为全省唯一一座全国双拥模范城代表,市委书记刘喜杰和市委常委、四平军分区政委朱宝良出席了全国拥军模范迎新春茶话会,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成为我市创建双拥模范城20年来的最高荣誉。

在新一轮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战役打响后,我市认真总结以往争创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双拥工作呈现出高热情、高标准、高投入、高参与的特点。拥军支前,为官兵训练演习添动力的热情高;排忧解难,为驻军官兵解决后顾之忧标准高;真情拥军,在支持部队建设和双拥工作上财政资金投入高;全城覆盖,社区岗位拥军平台发动全民抓拥军参与高。我市还勇于突破,全面提高优抚安置政策保障水平。不断深化优抚安置的新举措,积极探索随军家属就业的新途径,持续抓好双拥工作平台的新拓展,各项工作蒸蒸日上。

与此同时,驻平部队不断掀起回报驻地人员,建设第二故乡爱民活动高潮。驻军各部队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各类扶贫助困活动,开展无偿献血活动,积极投身地方绿化植树。近年来,为解除空巢家庭失子之痛,市计生部门还与四平军分区联合开展了“结国策亲戚,暖孤独人心”活动,“兵儿子”关爱行动,深情演绎了拥政爱民、军民一家亲的鱼水深情。(摘录于2015年7月10日《四平日报》) 

(责任编辑:吴婧)

(责任编辑:任湘萍)

相关热词搜索:四平市 双拥工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