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苏省新沂市和驻地部队着眼推动军地融合发展,开展了以“创新理论联学、先进组织联创、精神文明联育、平安建设联抓”为主要内容的“四联”活动,形成了军地创新理论同学共进、组织建设同创共促、精神文明同育共升、平安建设同抓共管的良好局面,进一步推动了军地双拥共建工作迈向新高。
一、创新理论联学,共同加深理解认同
党的创新理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强军目标的根本指南。近年来,军地采取创新理论联学,既进一步打牢了双拥共建的理论根基和思想基础,又实现了地方经济发展和部队战斗力的同步跃升。
一是在宣讲学习中深化理论普及。依托新沂市委党校,举办军地理论大讲堂,每逢党的重要会议召开或重大方针政策出台,联合邀请专家教授,为军地干部集体辅导解读;平时军地结合自身学习成果,互派理论宣讲团,深入军营和镇(街道)、社区,运用通俗的语言,为部队官兵和驻地群众进行宣讲。为使党的创新理论接地气,更能让官兵和群众理解接受,军地还组织文艺小分队,把党的创新理论编排成文艺节目,通过文艺演出的形式,加深群众和官兵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近几年来,军地共组织各类宣讲活动和文艺演出20多场次,受众达14多万次,让党的创新理论在军营内外、新沂大地遍地开花,落地生根,进一步促进了创新理论的普及。
二是在参观见学中增进理论认同。驻地部队充分用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这一生动教材,结合主题教育或重大活动,开展“走进驻地看变化”活动,组织官兵参观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新农村建设,让官兵切身感受践行党的创新理论带给驻地的巨大变迁。新沂充分利用驻军优势,开展“走进军营增感受”活动,组织各级党政干部和广大群众参观军营,亲眼目睹部队现代化建设成就和科技强军的发展前景,领悟践行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带给国防建设、军队建设的巨大推动力量。近几年来,军地组织相互参观见学活动30余次,在互看互学中增进了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认同。
三是在互动交流中提升理论成效。军地互为资源、互为课堂,以座谈会、学习交流会等形式,围绕共同关注的时代课题、热点问题,组织相互学习交流活动,一起探讨交流改革开放的成就、科学发展的经验,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中提升学习效果。特别是2011年开展的创先争优和2014年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新沂市委都举办了学习成果交流会,邀请驻地部队领导相互交流学习体会经验。通过互动交流,军地双方进一步深化了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共识,增强了对党的创新理论的认同,更加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形成了军地团结奋斗的强大合力。
二、先进组织联创,共同提升建设质量
近年来,军地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在军地基层党组织中开展了联创联建活动,在互联互帮中共同提升军地基层组织建设质量。
一是围绕共同目标结成联建对子。新沂市委和驻地部队党委围绕先进基层党组织的“五个好”和优秀共产党员的“五带头”建设标准,利用军地慰问、互访等时机,相互交流抓建基层党组织的经验。组织协调驻地的6个镇(街道)党委(党工委)和驻新部队营队党委,22个社区(村)党支部和驻新部队连队党支部结成共建对子,按照利益共享、信息互通、经验共学的原则,签订联建协议,军地各联建单位定期召开党组织会议,围绕联创联建工作的总体目标任务,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联创目标和具体活动方案,做到党员发展对象共同培养、党员教育活动相互参与、党员组织生活同步开展,在联谊结对中实现共同进步。
二是相互取长补短开展联建活动。军地基层党组织结合军地互访,每季召开一次联席会,围绕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进行座谈交流;每年邀请对方介绍基层组织建设经验和先进事迹,做到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在联建过程中,军地党组织互派一名党建联络员,以“两个党委相互学、两个支部一起建”为目标,镇(街道)和营党委之间坚持每月互提一条建议,每季互解一道难题,每年互帮一件大事;社区(村)和连队党支部每月同过一次组织生活,每季同上一次党课,每年同进行一次新党员入党宣誓仪式,在互联互通中增进军地友谊,提升基层建设质量。
三是坚持互帮互助实现共同发展。围绕军地最关心、最直接的实际问题,开展双向帮扶、双向服务,力促军地和谐发展、互利共赢。联建的镇(街道)安排一名党委成员,帮助驻军联建单位解决在训练、生活等方面遇到的实际问题;选派参加过战争的老党员,为官兵讲述光荣历史,进行优良传统教育;每年老兵退伍前夕,选派参过军的镇(街道)和社区(村)党员干部,协助联建营连搞好老兵退伍教育,做好面临退役老兵的思想工作。驻新部队营连每年集中时间、集中兵力,帮助驻地联建镇(街道)、社区(村)植树造林,建设和绿化“第二故乡”家园;成立“雷锋党员队”、“便民服务队”,为联建镇(街道)、社区(村)修路挖渠、抢种抢收,为贫困群众修理房屋、上门义诊、修理家电,深化军地感情。
(责任编辑:任湘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