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自发祭奠抗战阵亡烈士
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有关部门将东山抗战阵亡烈士陵园修葺一新,显得更加庄严肃穆,新增的“东山抗战阵亡官兵英烈碑”和“东山抗战死难民众芳名碑”特别引人注目。据陵园管理人介绍,这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如今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时常有民众前来瞻仰怀念。
据民国版《东山县志》记载,东山是我省抗日战争重点县之一。1939年7月、8月及1940年2月,日军3次大规模入侵东山岛,前后出动飞机127批356架次,空投炸弹1361枚,舰艇17批148艘次。中国军队在人民的支持下,与入侵日寇展开激战,3次将敌人赶出海岛,夺回全部失地。在3次抗战中,东山岛有588人壮烈殉难,其中阵亡官兵367名;烧毁房屋2456间,船147艘,东山民众财产损失巨大。东山的抗战史迹被当时福建省教育厅主编入《国民课本教学法》第四十课《军民合作篇》,作为爱国主义教材。
为悼念为国捐躯的抗日爱国将士,慰藉忠魂,1941年43位东山县旅外爱国华侨捐资建成由抗战阵亡烈士公墓、纪念碑、纪念亭等组成的“东山县抗战阵亡烈士陵园”,占地2000平方米。
1991年,福建省政府拨款维修陵园门楼,著名军事家肖克将军题匾“东山抗战烈士陵园”。今年清明节前,还新增设了“东山抗战阵亡官兵英烈碑”和“东山抗战死难民众芳名碑”,进一步提升东山抗战史的文化内涵,对帮助群众了解东山这段抗战史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黄辉全 文/图
(责任编辑:吴婧)
(责任编辑:任湘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