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来,在安徽宣城,普通战士妻子产后生命垂危,军地领导多次看望,宣城百姓爱心捐助。虽然军嫂今年1月还是离开了人世,一家有难、大家支援的爱兵正能量温暖了无数人的心
近段时间来,在安徽宣城,一场救助普通战士患病妻子的爱心接力,温暖了无数人的心。
时间回溯到2014年10月20日,对第47集团军某旅上士班长梁望来说,原本是个喜悦的日子,他专程从西北军营赶回家乡安徽宣城,迎接女儿的降生。
然而,就在剖宫产的第二天,梁旺的妻子姚亚廷却突患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多脏器衰竭,生命垂危,被紧急送往南京军区总医院抢救。梁旺说:“作为一名军人聚少离多,我感觉我欠妻子的确实太多了。我当时就想把我妻子治好,当时不管医生下了多少次病危通知书,但是我都坚信我妻子会好过来,我说我绝对不会放弃。”
面对每天近万元的医疗费用,生活本就不宽裕的梁旺一家陷入了绝境。梁旺回忆起当时的情况:“医生说准备50到100万,当时我脑子一下懵了,后来就四处筹钱,钱很快就花完了,所有的亲戚至少借过两遍钱,有的借过了3遍4遍,把我家里收的豆子粮食,该卖的全部卖了,但是杯水车薪。”
尽管梁望所在部队官兵慷慨解囊,但所募善款仍不足以支付巨额医疗费。就在梁望一筹莫展的时候,一封来自部队的求助信摆上了宣城市委书记姚玉舟的案头。姚玉舟告诉记者:“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叫一家有难八方支援,何况这是我们的子弟兵,帮助子弟兵是地方党委政府的责任,所以我当时就拿起笔做了几点批示。”
随即,一场爱心救助行动在宣城展开。市、县、乡三级政府通过医保补助、大病救助、慈善募捐等方式伸出援助之手。从市县领导到普通百姓,从部队首长到基层官兵,从邻里乡亲到陌生好人,一份份爱心化作暖流,温暖着梁望一家人。“到目前为止我家宝宝的奶粉、纸尿裤、衣服都没用完,有好多人老太太老爷爷都是人家搀扶着,找到我们ICU病房门口,塞了钱就走,问叫什么名字,问手机号码,都一样不给。你只要把钱拿着就行了,别的不要问。”梁旺感激地说。
今年2月3日,虽然经过军地各方106天的全力救治,姚亚廷还是离开了人世。宣城市党委、政府再一次为这名普通士兵的妻子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善后事宜:减免丧葬费用,结对帮扶梁望家庭,为梁望幼女设立成长基金。
宣城军分区政委江伯友告诉记者,当地政府将持续关注特困军人家庭,着手制定重特大变故军人家庭社会救助制度。“拥军优属更重要的是有一些具体的制度和机制,为军人创造一个温暖的没有后顾之忧的大后方,在全社会创造一个关心军人、关心国防的浓厚氛围。”
短评:用爱书写军政军民团结的时代赞歌
军属有难,八方支援。106天的抢救与守护,106天的牵挂与祈祷,106天的关爱与帮助,触动、牵动、感动了许多真诚善良人的心。尽管所有努力最终没能留住军嫂姚亚廷的生命,但这场生命的接力、爱心的集结、真情的熔铸,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人民群众国防情浓、爱国情深。
感人心者在于情。在这场爱心接力中,爱如涓流,奔涌不息,汇成暖潮。小城大爱,温暖着梁望一家人,也感动着全城百姓心。这种邻里守望、相亲相爱的乡情故事,这种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平凡善举,这种军民同心、共度时艰的双拥情谊,正是浇筑国防大厦根基的混凝土,巩固着军政军民大团结,蕴含着强军兴军正能量。
(责任编辑:任湘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