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俄联合搜寻苏军烈士遗骸活动正式启动。昨天15时40分,此前已经被发现的4具遗骸被挖出,安放在搜寻活动的基地内。俄方介绍,根据战时地图上的标记,在穆棱镇32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当年曾经埋葬着413位苏联红军将士的遗体。牡丹江市市长刘忻表示,当地政府将全力配合搜寻工作,并提供保障。
活动进展 在32平方公里区域内搜索
俄罗斯驻华使馆谢平宁介绍,这些战士的遗体分布在71个埋葬区域内,当年战时的地图上都曾经标记。记者看到,这些被标记的区域分布在柳毛村的火烧山和旁边的一座小山上。不过,此前发现4具遗骸的位置,并不在这71个区域当中。对此,谢平宁解释说,当年的地图可能会有不准确。
地图上显示,在发现4具遗骸位置的西侧不远处,曾经埋葬了13名苏联红军战士。谢平宁说,其中可能包括了这4具遗骸。俄方档案中,记载了这13名战士的准确名字。不过,由于埋葬的遗体上并没有铭牌,因此无法确定每一具遗骸的身份。
昨天15时40分,俄方搜寻队员把4具遗骸挖出,转移到了搜寻基地内。接下来的几天里,队员们将会根据骨骼形态鉴定,把这4具遗骸区分开来,然后装入已经做好的棺木里。接下来的一个月里,他们将会继续在32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搜索。搜寻队长奥尔洛夫表示,17名队员分成两组,一组负责搜寻,另一组负责挖掘。但对于具体能搜寻到多少具遗骸,谢平宁认为很难估计。他表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搜寻的难度很大。搜寻队的中方负责人彭旭东也承认,随着这些年来当地开垦土地,以及雨水的冲刷,可能一些已经不在了。
历史回顾
413位将士火烧山捐躯
为加速日本侵略者的投降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1945年8月19日,苏联红军从东、北、西三线进入东北,位于黑龙江的穆棱镇火烧山是日军抵抗东线苏军时设置的第二道防线所在地。据俄罗斯国防部的档案资料,苏联远东第一方面军第五集团军190步兵师同日本关东军124师团在火烧山附近展开过激烈的战斗,共有413名苏军将士阵亡。
搜寻意义
永远铭记
为和平献身的英烈们
俄罗斯驻华使馆临时代办陶米恒告诉记者,这次的中俄联合搜寻具有里程碑意义,中俄两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都经历过严峻的考验,我们应该记住为人类和平而献身的英烈们。此次来到中国的俄方搜寻队员们,其实并无官方身份,几乎都是自愿来到中国的。他们在俄罗斯有各自的工作,但大多从事着与测绘、考古挖掘相关的工作。此次在中国的费用,绝大多数也都是他们自掏腰包。来自黑龙江大学和牡丹江师范学院的教师、学生们,也作为中方志愿者,参与到搜寻活动中。
中俄搜寻队将在已经确定了的32平方公里的搜寻范围内继续寻找苏军烈士遗骸,再通过考古学、人类学家的帮助,尽最大可能确定烈士身份,重葬烈士遗骸并尽可能地通知他们的亲属。
(责任编辑:任湘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