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国明:我们眼中的“华人世界经济学”
2015-06-19 09:07:26   来源:中国网

中华民族有“经邦济世”的传统观念。中国经济发展实践证明,它不仅对我国有利,更稳定了世界经济,对世界经济发展贡献了力量。

中华民族有“经邦济世”的传统观念。中国经济发展实践证明,它不仅对我国有利,更稳定了世界经济,对世界经济发展贡献了力量。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对“华人世界”各个经济圈彼此优劣比较研究、彼此优劣互补路径与方式研究及其华人所属经济的共性与圈属差异等研究,并在“引进来”“走出去”社会实践中逐步完善,形成系统。使“华人世界经济学”雏型意识,最终成为一门专项研究“华人世界经济”的学科,从而,更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为人类和谐作出应有贡献。

西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阎国明

“华人世界经济学”是西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试图尝试建立的一门专项研究“华人世界经济”的学科。为此,我们首先把“华人世界经济”概念,定义为“地缘的人脉圈”。所以,这里的“华人”所指的是血缘关系。文中所讲的“华人世界经济”的“世界”,不是人们大脑中那个世界的世界。这里所说的“世界经济”也就自然不是人们大脑中那个“世界经济”的概念。因此,我们确认:“华人世界经济”就是一个名词,它是海外华侨华人经济圈、我国内地经济圈和我国台湾经济圈、香港经济圈、澳门经济圈等五大经济圈的总称。

活跃的海外华人经济圈

华侨华人是中华民族走向世界的开拓者,是中华民族在海外的延伸和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同世界各国友好交往与合作交流的重要桥梁。随着新生代华侨华人的大量产生和国际影响的扩大,有关对华侨华人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中外学者和政界的重视。然而,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个重要趋势是,侨研已从过去局限在历史和现况范畴的研究,扩展到社会、文化、政治和经济等领域,学术论文不断涌现出版。华侨华人研究作为一门崭新的边缘学科,已在我国兴起,也在西部落脚了。

海外华人经济圈,依据华侨华人在全球的分布又分为东南亚、欧洲、美洲、中亚、中东及非洲等,按现实交往与沟通及商务合作需求出发来分,我们认为应该细分到华侨华人被居住的各个国家。如若这样,那么海外华侨华人经济圏大约就有170多个。因其历史和文化背景不同,华侨华人经济特征也就不尽相同。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壮大,海外华侨华人经济圈也十分活跃。华侨华人已在海外打拼了几个世纪。随着数月脚步的迈进,海外新移民和华裔新生代数量不断增加,其分布十分广泛。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出去的华侨华人总数已由改革开放之初3000多万,猛增到5000多万,他们分布在170多个国家和地区。除东南亚等传统侨胞聚居地外,北美、西欧、大洋洲、拉美和非洲一些国家和地区成为侨胞新的聚居地。随着华侨华人年龄结构年轻化,传统侨团、华商企业面临更新换代,华裔新生代组织、专业协会和青年侨团不断涌现。

华侨“新标”:经济+科技

当前,随着整个海外华人经济圈的活跃发展,海外侨胞的经济科技实力不断增强。华侨华人从传统就业(俗称“三把刀”)领域不断向贸易、运输业、通讯业、旅游业、工业制造产业、房地产业以及高科技产业领域拓展和延伸。据统计数据显示,在欧美发达国家集聚着数百万专业人才,涵盖世界大多数高新科技领域。仅美国国家科学院和工程院就有100多位华裔院士。硅谷每年涌现的近5000家初创企业中,约1/4由华侨华人科技人才创办。与此同时,东南还涌现一批具有强大经济实力,从事多种行业经营的华人集团,如印尼林绍良的三林集团;李文正的方宝集团;马来西亚郭鹤年兄弟集团;菲律宾郑周敏的亚洲世界(国际)集团;新加坡黃祖耀的银行集团;泰国陈有汉家族的盘谷银行集团等等。海外华侨华人蕴涵丰富的智力和巨大的资金资源优势,已成为世界经济一支不可怱视的重要力量。据估计,全球华商总资产已近4万亿美元。

由于圈属背景不同,各圈会有差异。由于区域不同,各圈会有优劣之分。对“华人世界”各个经济圈彼此优劣比较研究、彼此优劣互补路径与方式研究及其华人所属经济的共性与圈属差异等研究,并在“引进来”“走出去”战略中逐步完善,形成系统。同时,以此使它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富有特色的学术研究领域,为“华人世界”提供具有前瞻意义的决策依据与咨询服务。这是建立“华人世界经济学”的宗旨和任务。可以这样说:这就是我们意识中“华人世界经济学”的雏型。

华人世界:黄帝+文化

习总书记说:“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它是支撑中华民族绵延发展的精神支柱,是全球华人相拥相依的基因纽带。同根同祖,血脉相连。在庞大的华人世界领域,对中国各区域经济圈的研究,对海外华侨华人所居住国,其政治、法律、移民政策、风土人情等背景下,华侨华人经济与运营研究。这是服务于国家“走出去”战的需要;是深化开放型社会的需要;是地方政府、国企、民企对外交往,避免其盲目性决策失误,谋求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更是“华人世界”彼此经济往来的需要。

众所周知,华人根脉除了血缘和地缘外,更重要的是文化元素。他(她)是一个遍布世界各地的特殊群体。期望国内侨务、各涉侨部门工作者,海外侨商及企业家们参与“华人世界经济学”建设,加深彼此的了解。在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型社会进程中,进一步建立密切的民间经济关系,是全球华人世界的契机。它庞大的经济系统,应该更容易构建起华人世界的民间人民币结算体系;应该更容易组建起民间共有的“华人世界经济银行”。充分利用国内和海外,“两种市场、两种资源”,积极调动、聚集“华人世界” 诸类资源,可以有效地达到四海合作促双赢。

泱泱中华走出了5000余万华侨华人。老辈侨胞与其后生代华裔和祖国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关系,新生代华侨华人与祖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利用其兼通中外文化,融通中外传播能力的优势,展开民间公共外交,搭建起不同国家和民众之间交流的桥梁。充分发挥我国这一“独特”华侨华人资源的“天然”优势,促进我国西部,尤起是陕西快速发展,以利于支援“一路一带”国家战略的实施,为世界经济与贸易发展做出贡献。

 

阎国明简介:西安市社科院特约研究员、世界杰出华侨华人锦绣苑总策划人、西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创建人之一。

链接:西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成立于2013年2月,它是我国西部升起的一颗侨研新星。侨研院创建规划是以西北大学科研力量为主体,整合省内科研资源,逐步延伸吸纳海内外与社会诸类资源及科研成果,以学术互动搭建海内外经济、文化等高端交流的平台,为“走出去”战略服务。实现高校才智、科研优势与文化产业和我国西部经济发展“运营”的对接,使侨研院成为中国西部重要的侨研中心。

侨研院期望聚集各大院校经济学专家、学者与各级侨务工作者和海内外侨商(国内商家)及企业家关注、参与、探索和研讨,“华人世界经济”,期望感兴趣的各界朋友设计相关课题或组建专项课题组,横向联盟组建专题研究室,共同尝试建立“华人世界经济学”。
 

(责任编辑:任湘萍)

相关热词搜索:经济学 华人 世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