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规划缺失 部分求职者患上证书迷茫症
2015-05-13 08:58:57   来源:陕西传媒网

李强说:“现在很多人产生了一种证书迷茫症,有些必备证书考取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催生了一些含金量极低的证书

原标题:部分求职者患上证书迷茫症 专家:平常心很重要

国家职业资格类证书6个、国家级荣誉证书5个、省级荣誉证书15个、市级荣誉证书8个,校级荣誉证书27个,坐拥4次奖学金,并且连续两年综合成绩全专业年级第一……这样一个傲人的成绩出自最近一则新闻里的主人公——孙梦涛。他大学四年所获得的证书,多达65个。这些证书摊开一地,足足占了5平方米,摞起来也有1.3米高。可是,他投出的简历却石沉大海。“证霸”竟然找不到工作,一时间,引发了全民讨论。

学生族:证书有比没有强

每天晚上7点,位于长安南路上的一家心理培训班都人满为患。这里的学员既有在校学生也有上班族。一位负责人给记者介绍,在这里上课并参加考试,合格者可以拿到国家二级或者三级心理咨询师证书。费用在4000-6000元不等。“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或者在校学生大二以上,可以报考三级证书;年龄25周岁以上,研究生学历,获得心理咨询师三级证书,有相关职业(教育、医学、管理等)中级职称证书,满足一个条件就可以报考二级证书。”

一位学员告诉记者,她是大三学生,正在备战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主要上课内容就是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变态还有健康心理学等等。”谈到自己所学专业,这名学员笑了笑说“电子商务”。记者提出,心理咨询师和电子商务专业似乎并不相关,这名学员表示:“用不到就用不到,但如果真的用到了你没有,后悔就来不及了。现在大三,还有很多时间,与其去看韩剧、睡觉或者逛街,为什么不督促自己多学习一下呢,有总比没有强。”

毕业生:大学一堆证最后考公务员都没用

“我室友的脑子里有一张考证表,几月要考什么证,她记得特别清楚。”刚刚毕业的小倩给记者描述了她周围的考证一族,“四年时间,这个室友考了七八个证,导游证、会计师证、人力资源证、普通话等级证、室内设计证还有日语等级证。里面,除了计算机等级证是学校要求必须考的之外,其他的证件都是她自学考取的。”在采访中,不少大学生都提到了这些证件。那么,有了证件的“加持”,小倩的室友工作情况如何?“她最后考到了区税务局当公务员,这些证基本没用。”小倩表示,自己主要拼的是司法考试,毕竟学的是法律专业,“不过,我现在在一家传媒公司上班,基本上也用不上了。”

工作族:靠着证书给自己买“保险”

如今考证已不再是大学生们的“专利”,不少职场一族也加入了考证大军。

小李在银行工作已有7年,看着身边的同事纷纷考取各种各样的证书,心头的压力与日俱增。大约四年前,她开始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职称证书的考试上:拿到助理会计师后,小李又去报考了会计师。“最高职称好不容易拿到手了,发现职称证书之外,人家还在考执业资格证书,于是我只好继续报考注册会计师。”

就这样,小李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都在备考中度过。“后来听人说,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后,如果不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这本证书也没什么用处。”记者询问,注册会计师证书和会计师证书有什么区别,小李这样回答:“两个证书业界认可度都挺高的,区别好像是前者能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做账、审账甚至开会计师事务所,后者只能在企业从事做账。”

考这么多证,有什么用?小李是这么看的:“现在社会竞争激烈,找份工作不容易,要保住饭碗也不容易。别说是大学本科,就是研究生文凭也快人手一张了,拿什么跟人家竞争?还不就是能力。考一张专业证书,算是给自己的职业买份保险。而且,考证书宜早不宜迟,越迟可能竞争越大,通过率越低。”

专家:多数人患上了证书迷茫症

“这个问题反映了他们职业生涯规划的缺失。”陕西理工学院管理学院副院长、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李强表示,“虽然这个学生考了65个证,但是这些证书并不一定都符合他的需要。也反映了现在多数学生族的考证心态‘反正我现在有时间有精力,能考什么考什么,说不定将来能用得着。’我们的经历是有限的,但是面对的机会是无限的。如何用自己有限的经历去应对无限的机会,需要做好规划,也就是专心做一件事。同时,反映出这个学生自我能力提升的短视,觉得考证就能提升自我能力,这是错误的。”

李强说:“现在很多人产生了一种证书迷茫症,有些必备证书考取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催生了一些含金量极低的证书,甚至出现了花钱就有证的情况,导致证书满天飞,因此,很多人患上了证书迷茫症。”因此,他建议考证一族,结合自身职业发展需要,考取必要的、实在的证书。面对证书满天飞,大家要擦亮眼睛,对待。

(责任编辑:任湘萍)

相关热词搜索:求职者 缺失 职业生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