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高考复习已经进入白热化的阶段,学生们开始了“抢分”之战。京翰一对一资深高考辅导教师总结了7类典型学生的抢分复习攻略,在此与同学们分享。
【一做就错型】
解决此类学生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要找到症结。京翰一对一从事1对1教学14年,从老师的课堂教学反馈分析发现:由于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不同,老师教学进度较快或者教学内容过难很容易使学生一做就错。
京翰一对一从学生自身找症结,发现有三种原因:1.对于简单题掉以轻心,漏题丢分;2.对于中档题分析不清楚,模棱两可;3.对于复杂题缺乏分析能力,自身知识结构和做题技巧不到位。京翰一对一的宗老师认为,学懂学透夯实基础,多做题目触类旁通,是此类学生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粗心大意型】
学习中,家长常为孩子的成绩下降寻找理由——粗心。但一切真的全是粗心惹的祸吗?京翰一对一揭示称,粗心也分为“真粗心”和“假粗心”。
“真粗心”属于“偶然性”发生的错误,下次稍加注意即可改正。“假粗心”属于“经常性”发生的错误。“假粗心”的同学虽然能找到解题的方式,但在处理问题上缺乏严密的逻辑性,无法“完美”地答题,追根溯源是对知识的结构和脉络掌握得不是很清晰。这就需要巩固基础知识,加强训练,并通过心理疏导来彻底杜绝粗心。
【基础薄弱型】
调查称,其实基础薄弱型的学生很容易通过专业辅导提高成绩,京翰一对一和小班课的学员中此类学员就占了大部分。京翰一对一揭示称,此类学生多是因为没有掌握前期课程的知识点,导致恶性循环,成绩长期处于班级下游。由于这部分学生长时间对取得好成绩缺乏信心,缺乏向上的决心,因此针对基础薄弱型的学生重在“补”心态。心态摆正,成绩随之上升。
【动力不足型】
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对学习目标不清晰,属于被动学习,而且基础知识不牢固,学习上制订的计划也无法实现,浑浑噩噩地上课,对学习和考试缺乏热情和动力。此类学生统称为动力不足型。对于此类学生,京翰一对一认为最迫切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从兴趣出发,培养持续学习热情。
【苦学无效型】
调查发现,“苦学无效”困扰着很多中学生——学得累又考不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恶感。京翰一对一的化学老师李老师称,“苦学无效型”的学生是没找对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缺乏技巧,导致效率较低。李老师表示。只要通过学科诊断,找准学生“苦学无效”的个人症结所在,并扎实落实老师制订的个性化方法,这类孩子的成绩应该是提高最快的。
【缺少思路型】
缺少思路主要体现在看到试题后不知如何下手,也不知道如何运用知识点来解题。往往感觉课堂知识都学会了,但是一考试就懵了。此类学生要在平时加强审题、快速判断题型和所考察知识点能力的训练,深入地做一些经典题,培养快速切题能力,拓展发散思维。
【情绪波动型】
情绪波动型学生被曝一般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考了高分以后,表现出自傲、自满、激动等情绪状态;另一种是考了低分以后,表现出焦虑、急躁不安、自卑、迷茫甚至惶恐等情绪状态。情绪波动型学生需要老师和家长多些爱心和耐心,并增强自我管理能力,制订调整方案,一步步进行纠正,重拾自信。
(责任编辑:SY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