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刘一手创办“心火锅”专供残疾青年就业

2015-01-04 11:17:22来源:中国网魅力重庆

中国网魅力重庆讯  (记者 尚华 文笑 见习记者 刘彦祺) 重庆市观音桥“心火锅”店里有一批特别的服务员,他们胸前佩戴着特制的LED胸牌,上面流动播出“你好”、“爱心”之类的欢迎词,他们个个面带微笑,双手比划着与顾客打招呼。

“心火锅”前厅经理周萍跟中国网记者介绍说:“这里的服务员大多是聋哑朋友,虽然不会说话,但他们能够用纸笔、呼叫器以及手语跟顾客交流。”据周萍介绍,“心火锅”工作人员多数都是聋哑朋友,火锅店对他们进行了专门的特殊培训,确保他们上岗后的服务质量。

火锅店的一位聋哑服务员在纸上写下“我努力工作,因为我渴望有尊严的生活”。这句简单而朴实的话,也道出了所有残疾朋友的心声。这正是“刘一手心火锅”的创办者刘松的初衷。

重庆火锅产业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刘松认为,我们所要做的,不仅仅是帮助残疾人生活下去,更要帮助他们过上有希望有尊严的生活,让他们体会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

袖珍人在门口迎接宾客

在圣诞节当天,几个“袖珍人”姑娘身着精致的节日盛装,站在店门口迎接宾客。五光十色、高高的圣诞树和袖珍姑娘形成强烈的对比。宛若一个童话世界。

小个子姑娘说:“我今年26岁了,一直没有自信,在这里工作,我体会到了生活的乐趣,感受到了自身的价值。‘刘一手心火锅’店让我仿佛生活在现实中的童话里。”可爱的袖珍姑娘仰着灿烂的笑脸,心里充满了自豪。

当天晚上,聋哑姑娘们在悠扬的音乐中,为顾客们翩翩起舞。她们虽然听不到音乐,脚步也踩不到节拍上,或许她们的舞姿不够专业,但是她们的每一个动作,都是那么的和谐、快乐。

目前“刘一手心火锅”在全国有18家连锁店,以后还将不断增加,遍及全国甚至是全球,形成产业链,帮助更多的残疾朋友。“刘一手心火锅”利润的10%—30%都存入了“心之海慈善基金会”,该基金会是以“刘一手火锅”名义创办的,也是重庆首家被政府认可的餐饮行业基金会,基金会收入全部用于资助缺失劳动能力的残疾朋友。

\

聋哑艺术团演员凭感知在表演舞蹈 

“刘一手心火锅”店不仅仅是简单的公益门店,更是一个给残疾朋友实现自生价值的平台。作为“刘一手心火锅”的创始人,刘松说:“残疾朋友需要社会的关爱和帮助,但绝不是施舍。我们要让他们体现自身的价值,看到人生的希望,在接受帮助的同时,也为社会作出贡献。”

刘松在事业刚起步的时候,一场意外夺走了他的左手,也几乎夺去了他在创业路上继续前行的可能性。机遇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刘松抓住机遇从逆境走向了成功。在妹妹刘梅的鼎力支持下,2000年底,刘松在重庆主城区开起了第一家“刘一手火锅”。 在兄妹携手打拼下,刘一手从当年街边的火锅店,逐步发展成在全国拥有500余家连锁店,遍及中国二十九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美国、阿联酋迪拜、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年营业额二十多亿元。

面对事业的成功,刘松感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政府的扶持、自己的坚守,感恩家人、朋友的帮助,让他领悟到了残疾人自强自立的快乐和自豪。他说:“既然我能用一只手掌握自己的命运,创造一个火锅传奇,那其他的残疾朋友也没有什么不可以。”

刘松现在积极投身于“助残、扶残”的爱心事业。他说:“我希望达到的目标是,帮助残疾人恢复生活的自信,实现自我价值,并且创造价值回报社会。”带着这样的理念,专门为残疾朋友提供工作平台的首家“刘一手心火锅”在2012年5月启航,“刘一手心火锅”倡导让公益、爱心落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残疾朋友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过上“有尊严、有品位”的生活。

\

“刘一手火锅”创始人刘松  畅谈自己的“助残、扶残”理念

中国目前登记在册的残障人士有8000多万,一个人的能力始终是有限的,但无数中国人汇聚的能量是无限的。刘一手火锅现在通过心火锅、“心心相印”助残活动、“萤火虫计划”等多种方式,期待更多的人了解残疾人,并积极投身于这项事业中。

“心心相印助残扶残活动”已于2014年9月启动,目前已经有900余残疾朋友得到了“心之海慈善基金会”以及许多爱心企业的帮助。刘松说:“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扩大助残、扶残的范围,所有受到资助人的名单都将透明化,规范化,还将定期回访,确保所有捐款落实到残疾朋友的手中。”

(责任编辑:毛双)

新闻排行